Younix's Studio.

书评《黑客与画家》

字数统计: 2.2k阅读时长: 7 min
2016/01/15 Share

最初是在买其他的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着实被吸引了一把,但是也只是去大致瞥了一眼,没有细看。第二次是 Buddy 师兄无意中提到了这本书,于是产生了些许兴趣,便买了回来,但第一章都未看完便随它躺在桌上静静的吃灰了。第三次是和基友聊天,聊到了阮一峰这个人,这个经济学博士在前端方面被大家所称赞,于是好奇去搜了下他的博客,不禁十分佩服,又突然发现这本书的译者正是阮一峰,于是爱屋及乌,这才开始沉下心来看这本书。

梗概

全书大概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讲的是黑客们是如何成长的,他们看待世界的观点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解释了黑客们怎样做出成果,这些成果是如何对世界造成影响的。
第三部分解释了黑客的工具(编程语言)和工作方法,了解这些可以更好的了解黑客文化。

随想

第一部分

很多观点都不赞同。因为作者 Paul Graham 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编程,在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真的是世界上第一批程序员,但是读博士读到一半的时候又对艺术产生兴趣,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学习绘画,希望成为画家。所以他不算是一名黑客,但是我感觉他所说的黑客全部是以自己为蓝本描述的。而可能因为他自己小时候有些“nerd”和内向的性格,所以以偏概全的认为大部分黑客都是书呆子并且不善言语。
但是有一句话很有意思,“黑客与画家最像”,当时自己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作者的稍有不同。曾经陶红兵跟我们讲过,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是疯子,我觉得一个超级黑客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内心都有一种疯狂。Paul 应该是由自身的体会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创造,他们都是在努力着试图去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他们都有一种无奈,那就是他们的想法可能是社会无法欣赏甚至容忍的。他在刚开始进行艺术工作的时候常常入不敷出,收入低且不稳定,经常以给别人编程来补贴家用。他提出一种做法就是“Day Job”,首先以一分白天工作养家糊口,其次发展自己的爱好。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了Paul 本人的影子,觉得这个确实非常的现实。其实不止是黑客,谁又不是这样呢。像自己不知不觉毕业已经有半年,现在回头看自己最初的想法真的是很天真。当时自己有些很单纯的想法比如希望能够成为嵌入式方面的大牛,但是工作后才发现,嵌入式行业太广泛,成为全才绝对不可能,就算是现在选择的手机这一块,要对从上到下每个模块都深入了解也需要不少光景。而且最简单的希望安安心心从Android的Linux底层驱动又发现很多事情不可能如你所愿的顺利。总会有各种杂事使你分心。领导的命令不能不服从,这个时候你是服务者,公司是你的顾客,他们是上帝。如果恰若你的公司给你安排的工作正好是你乐于发展的方向,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讲的是黑客们或者说是软件工程师们为社会创造的巨大财富,互联网软件。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简直被 Paul 的远见所折服,“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将成为计算机”,所以他和朋友一起做出了一款搭建网店的软件。在公司做大后他将创立的公司 Viaweb 卖给了 Yahoo,工作半年后因为不适应大公司的工作环境离职了。并开始教哈佛学生如何成立创业公司。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慢慢开始将扶持别人创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他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
同时他提出的一套创业公式也很有意思:
1.搭建原型
2.上线运营
3.收集反馈
4.调整产品
5.成长壮大
他主张用户就是王道,快速的上线运营能够了解到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从而进行产品的完善和公司定位的调整。和前段时候写的那篇博客里面 90 后的创业人孙宇晨的观点几乎一模一样“快速迭代、勇于试错、调整产品、螺旋上升”。真的现在创业越来越简单了,你只需要一个好的点子,唯一的门槛就是勇气。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最有意思的是 Paul 对100年后编程语言的预测。他认为语言是在如生物一样进化着的,不停地在传承着,有的会死掉,有的会融合。他预言 JAVA 会死掉,所谓的死掉并不是指靠这个语言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会下降,而是指这个语言已经走到了进化的末端。他认为一门语言内核越干净、越小生命力越顽强。恰好前端时间接收到一个观点,王东岳《物演通论》里面 “递弱代偿”的观点类似。总的来说就是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就比如化学元素,最先出现的氢元素占宇宙百分比70%,其实是氦,越后面的存在度越低。生物也是一样,最先出现的细菌在现在还活着,但是恐龙却已经灭绝了。人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的所占有的时间长度绝对更低,因为越往后繁衍越复杂,所依赖的东西越多。因为你的复杂性,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导致这个物种的灭亡。突然发现 Paul 所说的观点和递弱代偿理论如此的相近。为了解决一类问题,发明了一种语言,虽然能够提升编程者的效率,但是越发展也越有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体现在越发展却越针对于一种应用场景。

总结

总的来说,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太多的颠覆的感觉,换一句话说就是里面呈现的新的思维太少,更多的都是作者在当时著书时的预测和判断。现在看来虽然有些预言无比正确,但是这也只能提高我对 Paul 的敬佩。关键在于如何去拥有他这种预测的能力。
我暂时只看到了两点。
首先,毋庸置疑是技术的积累。Paul首先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生,所以已经具备了扎实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他初创公司开始做产品的时候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实践的重要性。最后他能成为一个预见性非常厉害的天使投资人就是因为他创过业,对创业的每个环节都十分清楚,因此他才能够权衡一个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可能遇到的问题。
最后,开始进行创业项目的指导和投资后这方面的经验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多。硅谷创业之父的头衔也当仁不让了。

分析的这两点都算是显而易见的,其实他的成功一定还和更多更深次的原因有关。不过有的观点是接触到了之后才能够联想到的,因为能力有限暂时也未挖掘出来。况且做好这两点也非一朝一夕,暂时以第一点为目标踏踏实实积累好硬实力。走得越远,视野可能也越广阔吧。

CATALOG
  1. 1. 梗概
  2. 2. 随想
    1. 2.1. 第一部分
    2. 2.2. 第二部分
    3. 2.3. 第三部分
  3. 3. 总结